1、被其他人打了如何处置才算正当防卫
在面对别人攻击时,怎么样界定自己行为是不是构成正当防卫,是很多受害者关心的问题,具体如下:
1.依据法律精神,正当防卫是指在面临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时,为了保护国家、公共利益、本人或别人的人身、财产等权利,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。
2.被打时,只须防卫行为并未明显超越必要限度并导致重大损害,均应视为正当防卫。
这需要受害者在紧急状况下,依据不法侵害的性质、强度和风险程度,采取适当的防卫方法,以达到制止不法侵害的目的。
2、正当防卫的法律规定是什么
正当防卫的法律规定主要体目前《刑法》第二十条中。
该条约明确指出,为了使国家、公共利益、本人或者别人的人身、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,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,对不法侵害人导致损害的,是正当防卫,不负刑事责任。
这一规定为公民在遭遇不法侵害时,提供了合法自卫的法律依据,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不受侵犯。
3、防卫过当应怎么样负刑事责任
法律快车提醒,防卫过当,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越必要限度并导致重大损害的状况。
1.对于防卫过当的行为人,应当负刑事责任,但法律也规定了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情形。
2.虽然防卫过当超出了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,但行为人主观上仍具备制止不法侵害的意图,只不过因为判断失误或手段不当而致使了过当结果。
3.在量刑时,应充分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恶性、过当程度与导致的后果等原因,给予适合的宽宥。
4.对于正在进行行凶、杀人、打劫、强奸、绑架与其他紧急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所采取的防卫行为,即便导致不法侵害人伤亡,也不是防卫过当,不负刑事责任。